首页 发展

珙桐白鸽翩跹申城,沪滇民盟共植长江生态同心树

分类:发展
字数: (1583)
阅读: (5)
摘要: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,上海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盛事,4月的一个清晨,阳光透过薄雾,温柔地洒在了黄浦江畔,一群特殊的“白鸽”悄然飞落申城,它们不是真正的鸟儿,而是被誉为“中国鸽子树”的珍稀植物——珙桐,这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绿色约定,不仅见证了沪滇两地深厚的情谊,更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(民盟)上……

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,上海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盛事,4月的一个清晨,阳光透过薄雾,温柔地洒在了黄浦江畔,一群特殊的“白鸽”悄然飞落申城,它们不是真正的鸟儿,而是被誉为“中国鸽子树”的珍稀植物——珙桐,这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绿色约定,不仅见证了沪滇两地深厚的情谊,更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(民盟)上海市委与云南省委携手合作,共同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新篇章。

珙桐“白鸽”的传奇之旅

珙桐,一种落叶乔木,因其花序形似展翅欲飞的白鸽,故得名“鸽子树”,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也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植物,仅分布于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及云南等地的高海拔山区,每当春末夏初,珙桐花开,满树繁花如万只白鸽振翅欲飞,蔚为壮观,被誉为“植物界的活化石”,是自然界中不可多得的美景。

此次,珙桐“白鸽”能够飞落申城,得益于沪滇两地民盟组织的精心策划与不懈努力,为了响应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战略部署,民盟上海市委与云南省委决定以植树造林的形式,共同守护长江生态安全,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,经过多方考察与协调,最终选定将珙桐这一珍稀树种引入上海,作为两地合作的生态“同心树”。

沪滇民盟的“绿色纽带”

沪滇两地虽相隔千山万水,但民盟作为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,始终秉持着“长期合作、坚决拥护、肝胆相照、荣辱与共”的方针,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,此次合作,不仅加深了沪滇两地民盟组织之间的友谊,更搭建起了一条连接东西部的“绿色纽带”。

在筹备过程中,民盟上海市委与云南省委多次召开视频会议,就珙桐的引种驯化、种植地点选择、后期养护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,为确保珙桐能在上海顺利成活并展现其独特的生态价值,两地专家团队还共同制定了详细的种植方案,从土壤改良、水分管理到病虫害防治,每一步都力求科学严谨。

长江生态的“同心树”

4月的一个周末,沪滇两地民盟成员、环保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上海某生态公园,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,活动现场,一排排精心培育的珙桐树苗在众人的呵护下被植入土壤,每一株树苗都承载着沪滇两地人民对长江生态保护的共同心愿,也象征着两地民盟携手并肩、共筑绿色梦想的决心。

植树活动结束后,两地民盟还举办了以“长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”为主题的论坛,邀请了生态学、林学、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,就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生态修复技术、绿色产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,论坛不仅为沪滇两地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,更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。

生态文明的“上海实践”

上海,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“上海实践”,近年来,上海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,如黄浦江两岸生态廊道建设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等,有效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,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的空间。

珙桐“白鸽”的引入,不仅丰富了上海的植物多样性,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,随着珙桐在上海的茁壮成长,它们将成为长江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注脚,吸引更多市民关注并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,共同守护好这一江碧水、两岸青山。

展望未来: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

此次沪滇民盟携手种下长江生态“同心树”,不仅是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有力实践,更是对未来绿色发展蓝图的美好憧憬,展望未来,沪滇两地民盟将继续深化合作,围绕生态文明建设、乡村振兴、绿色发展等主题,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。

珙桐“白鸽”飞落申城,不仅是一次植物的迁徙,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,它提醒我们,无论身处何方,保护生态环境、促进可持续发展都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使命,让我们携手并进,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共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。

伍胜号-伍胜新闻-伍胜资讯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伍胜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wap.farss.cn/?post=1631

本文最后发布于2025年04月20日03:57,已经过了0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

()
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
评论列表:
评论本文(0)
empty

暂无评论